我們的耳朵沒有塞子,註定會一直聽著,但這並不表示,我們有一雙開放的耳朵。

~聲景之父 莫瑞‧薛佛

「聲音像一種光,在空氣裡飄飛。」美學大師蔣勳老師在《美學覺醒》一書中如此描寫。

空間裡的聲音與影像,無所不在,我們可以隨時閉眼不看,卻無法將耳朵關機不聽。或許正因為如此,我們對環境的聲音常是習焉而不察。

在視覺上,通常影像的「影格率」只要每秒10~30張,大腦便會自動視其為連續動作,然而聲音卻需要數以千倍的頻率才能有相同效果;我們聽說有人對聲音過敏,卻未曾聽說有人對影像過敏,可見人們的耳朵其實比眼睛更挑剔、更敏銳。

雖然如此,人類聽覺能力的開發,目前仍多只限於音樂,以致在文化高度發展的今天,聽覺仍是「人類美學的最後一塊拼圖」。

🎻聲音的覺醒:聲景生態學

西元977年,加拿大音樂家薛佛(R. Murray Schafer)首創「聲音地景」(soundscape)概念,提醒人們關注我們身處的聲音世界。如今這個概念已普及全球,也催生了聲景生態學(soundscape ecology,或稱生態聲學ecoacoustics)這一塊日受重視的領域,其探討的是聲音對生物與環境間的交互關係。

各種環境聲音的消長,背後反映的是生態條件或經濟活動的變化。下面這支由聲景生態學家克勞斯(Bernie Krause)紀錄的影片,具體反映了生態聲學為什麼值得重視:    

 🎻 生活聲景:個人與集體的記憶

就像克勞斯的這支紀錄片,許多聲音其實都是一種無形的生態記錄。

在家裡,手機短信叮叮咚咚,廚房裡的鍋鏟聲,炸煮食物滋滋聲,水龍頭嘩啦啦,冰箱冷氣低頻啟動,長輩的咳嗽,電視廣播,開門關門聲……是生活的聲音。

到戶外,清晨的掃街聲,路跑者氣喘噓噓,公園裡南腔北調,辦公室鞋聲剁剁,街上小販叫賣,喇叭警笛,可能還有街坊鬥嘴……都是集體的聲音。

在你所在的大街上、社區裡、路過的寺廟、每天進出的車站車廂、甚至便利店裡,聲音悄悄幫你記錄下生活的軌跡,也承載著時代的集體記憶。

據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吳碩賢統計指出,《詩經》的題目和內容中,28%都跟聲景有關,呦呦鹿鳴、關關雎鳩就是著例。而在中國傳統文學中,也是處處聲景,如夜半鐘聲、萬壑松風、萬戶擣衣聲等等耳熟能詳的句子。

馬上來感受一下由台灣景聲協會理事長范欽慧,為台灣留下來的美麗聲音。 

🎻 文明的共業:人為噪音

自然界的聲音令人放鬆,人為的聲音就未必討喜。最重要的聲景問題當然是噪音。一般而言,音訊介於 2000 到 5000 赫茲(Hz)的噪音,是最讓人不舒服的,因為這正好是我們耳朵最敏感的範圍。

據不同機構的研究,人們在充滿噪音的環境下工作,生產力會下降40%~66%,同時增加27%的工作失誤。長期的噪音可以影響人的身心健康。長時間處於85分貝(如一般吹風機)以上的噪音,就可能傷害人的聽力;120分貝(如露天搖滾演唱會)以上的噪音,可以使人耳聾;持續的噪音還會加深疲倦與壓力,導致頭痛甚至高血壓、心臟病和胃潰瘍等疾病。

因此現在,世界各國都開始注意噪音和聲景問題,尋找對治之策。英國布萊頓市中心的徒步區上,當局藉由播放音樂來舒緩人們的情緒,減少犯罪;倫敦近年在大型開發案中,已開始把聲音與環境的關係納入考量。從倫敦、柏林、北歐國家,到葡萄牙的里斯本,生態聲學已成為都市建設的重要課題。

下面有一段台北市各街頭的聲景錄音比較,一起來感受一下吧!

🎻 打開耳朵,靜心聽世界

我們每個人都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:偶然聽到一個熟悉的叫賣聲、一陣腳步聲、一段音樂,而觸動一股情緒、憶起一段片刻、想起某個人。才知道,其實生活中的聲音,已深深浸蝕在我們的細胞裡。

何不常常停下腳步,把那些聲音,好好收藏在心底。

此時此刻,你聽到了什麼?

【聲活美學貼士】♩

人類的聽覺能力尚待開發:

關於噪音問題,你應該更加重視:    

更多聲音與生活的秘密與體驗,請和朋友分享並一起加入

 WECHAT公眾號輸入声活美学研究室

      使用桌機閱讀可掃此QRCODE

Copyright © 2019 陳宏遠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