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一度的義大利製琴大賽上週落幕

來自亞洲的製琴高手以黑馬之姿躥起

本文帶給大家第一手現場!

提琴產業的全球重鎮——義大利克里蒙那(Cremona),每三年舉辦一次的國際製琴大賽—「CONCORSO  TRIENNALE」(三年賽),早已被公認為是「提琴界的奧斯卡大獎」或「提琴界的奧運賽」。

9 月 26 日晚間,2018 年度的贏家揭曉。

所頒出的九個獎中,就由 3 位亞洲人拿下四個獎項,是破天荒的紀錄!

🎻 40 國製琴師、431 把琴參賽

距米蘭約 80 公里的克里蒙那,是孕育義大利三大製琴家族的聖地,雖然 400 年前的傳統製琴技術已失傳,但製琴文化的傳承仍責無旁貸,而這個獎就是標榜向最偉大的製琴大師安東尼.史特拉底瓦里(Antonio Stradivari)致敬。

本屆參賽作品來自 40 個國家,有 331 位製琴師所打造的 431 把提琴參賽。

比賽項目分為小提琴、中提琴、大提琴、低音提琴四大類,各頒發金、銀、銅獎。

提琴界的奧斯卡大獎—— 義大利克里蒙那製琴大賽 直擊
三年賽由克里蒙那小提琴基金會主辦,提琴博物館是大會場地之一。

🎻 亞洲崛起!日韓選手拿下逾 4 成獎項

「我很訝異韓國人能得大獎,看來很有亞洲崛起的味道!」專程飛到克里蒙那參與盛會的聲活美學創辦人 Jack(陳宏遠)說。

確實,今年以前,唯一的一次亞洲人(實為日德雙國籍)沾上金牌,是在 1982 年的小提琴項目。

南韓可謂今年大黑馬,除了大提琴項目由 29 歲南韓青年摘下金牌之外,另一名選手則同時拿下小提琴銅牌及大提琴銀牌。

一名日本選手則贏得小提琴銀牌。本屆由於部分得獎者從缺,共只頒出九個獎,三個亞洲人拿下四個獎,即占了逾 4 成。

三年賽歷屆許多獎項都從缺,如 2006 年和 2015 年,都只頒出一個金牌,今年也只頒出兩個金牌,使得歷屆累積金牌人數僅有 36 人次。

回顧過去賽史,1976、1988、1991 三屆由義大利人包辦金牌,2000 年則由德國人取得三冠王。

地主國義大利累計共計 16 人次 (占44%),其次為德國 8 人次(占22%,含 2 名雙國籍者),其他 1/3 才由各國選手瓜分。

提琴界的奧斯卡大獎—— 義大利克里蒙那製琴大賽 直擊
所有參賽作品皆公開陳列於提琴博物館供大家觀摩。

🎻 7 國 10 位評審  追求精確美學規範

三年賽自 1976 年以來,每三年一屆,2018 年已是第 15 屆。

參賽者必須在 4 月底完成報名,9 月初送達作品;評審團自 9 月 7 日起閉門評審,直到 9 月 26 日晚上才揭曉得獎作品。

國際規格的比賽,評審過程必定要能取信於各界。

評審團主席由克里蒙納市長親自擔綱,組織 10 人評審團,包括 5 位製琴師和 5 位演奏家;他們分別來自 7 個國家,除中 4 位是義大利籍(在兩組評審團各占 2 名),其餘分別來自比利時、美國、德國、希臘及瑞士,中國製琴大師鄭荃也再度列名評委。

評審過程分為三階段,參賽作品要先通過製琴工藝評定這一關,才能進入聲音評測的後兩關。

在工藝上,從技巧水準、上漆、配置到整體風格都列入評比。

在聲音部分,則會評估樂器的音色、音調強度、平衡性及演奏性等。

金獎作品可被主辦單位以 16,000 歐元(小提琴及中提琴)或 24,000 歐元(大提琴及低音提琴)的代價蒐藏,並在提琴博物館陳列。

評審之一 Alberto Giordano 對媒體表示,「以安東尼.史特拉底瓦里命名的比賽,要求遵守精確的美學規範。競爭規則非常嚴格。我們必須堅持傳統,以史特拉底瓦里模型為參考,創造無可挑剔的小提琴」。

也因此,在這個比賽中,創意和個性只是次要因素。

提琴界的奧斯卡大獎—— 義大利克里蒙那製琴大賽 直擊
Antonio Stradivari 所做的琴,是人們到克里蒙那必定朝聖的作品。
提琴界的奧斯卡大獎—— 義大利克里蒙那製琴大賽 直擊
所有提琴參賽者,都可得到大會頒發的參賽證書。

🎻 聲音評測:音樂家拉琴 評審盲聽

本屆參賽提琴共 431 把,但只有 20 把左右能進入第二階段聲學評測的決賽。

聲學評測是向大眾開放的,評審方式也很特別。

Jack 說明,主辦單位在演奏廳的中心表演台上圍了兩公尺高的白布幕,隔著布幕,讓 10 位評審在台下盲聽。

由演奏家輪流拉琴測試,每把琴各以三種方式演奏,一是獨奏,二是有鋼琴伴奏,三是拉音階,各約 2 分鐘,然後由 10 位評審打分。

Jack 在現場聽了大部分的測試,「其中一把大提琴的音色讓我覺得特別驚艷。」他說。

令人開眼界的還有這間特別的演奏廳。

重視聲學效果的 Jack 分享,這間 Giovanni Arvedi 演奏廳,是由日本聲學空間設計大師豐田泰久設計。

長方形的空間中,座位採前後不對稱環繞式設計,可讓空間裡的聲音得到非常完美的效果,而聽眾的耳朵可以捕捉到每一個聲音的細節。

提琴界的奧斯卡大獎—— 義大利克里蒙那製琴大賽 直擊
聲音評測在 Giovanni Arvedi 演奏廳舉行,舞台中圍起白色布幕;由豐田泰久設計的空間,音效一流。

而在 9 月 26 日的頒獎典禮後,現場也欣賞到由知名音樂家演奏本屆得到金牌的提琴。

「Ponchielli 歌劇廳的音效還不錯,我坐在倒數第二排,還能判斷音色。負責伴奏的法吉歐利(FAZIOLI)鋼琴,音色極好,很吸引我。只是感覺所有金牌獎的小提、中提、大提、低音大提,音色的動態、頻寬、和感染力都還差一點勁道。但或許以新琴的標準,也算好琴吧!」對聲音很敏銳的 Jack 說。

正如 Jack 之前談到的,一把琴開音的時間短則一年,長則三、五年,想必正是因為新琴的共振還需要多一點時間磨合吧!

🎻 充滿歷史文化感的音樂小鎮

Jack 建議,若有意來克里蒙那參訪,不妨趁三年賽期間前來逗留一週時間,尤其正逢 9 月,是義大利一年中最舒爽的季節。

這時前來,不但可以感受音樂古城的氛圍,還有三大活動可以參加。

一是必定到訪的克里蒙那提琴博物館(Museo del Violino Cremona),裡頭收藏了上千支提琴,當然包括三大製琴家族的作品及遺物。二是聽音樂節(Stradivari Festival),由大會邀請國際提琴大師演出,像今年共有 8 場,首場就由韓國女提琴家張莎拉(Sarah Chang)演出;三是參觀樂器展 Mondo Musica,也非常值得一看。

提琴界的奧斯卡大獎—— 義大利克里蒙那製琴大賽 直擊
克里蒙那中心區美麗的教堂夜景。
提琴界的奧斯卡大獎—— 義大利克里蒙那製琴大賽 直擊
每年 9 月的 Mondo Musica 展期僅 3 天,要把握時間前往。

除了參與盛會,其餘時間就要走進這個古老小鎮的小巷子裡。

你偶爾就會看到一個小櫥窗,裡頭放著一兩把琴,室內燈光昏暗,或有人正在製琴或修琴,或空無一人,只留一盏燈照著工作檯;或有琴商或散客正在試琴、交談。

如果你膽大一點推門進去,和店主攀談,因為都是同好或同行,很容易就會牽起一段跨國友誼,或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。

像 Jack 就遇到一位鑽研木頭與音色關係的同好,他們用科學方法研究聲音,還設計出特別的儀器,連台灣的奇美博物館也買了他們做的儀器。

提琴界的奧斯卡大獎—— 義大利克里蒙那製琴大賽 直擊
Jack 和在當地研發及測試木頭音色的鑒定專業儀器製造商合影。

隨著緊張的三年賽落幕,克里蒙那整個小鎮的氣氛也輕鬆了不少。

盛宴即將散場,來到這裡的製琴師們,不管有沒有得獎,躬逢盛會已是難得。

小鎮終將回復日常,製琴師們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室,精益求精。

三年後,江湖再會。

提琴界的奧斯卡大獎—— 義大利克里蒙那製琴大賽 直擊
在克里蒙那舒爽的藍天下,隨時都可坐下來聆聽一場高水準的音樂演出。

更多聲音與生活的秘密與體驗,請和朋友分享並一起加入

 WECHAT公眾號輸入声活美学研究室

      使用桌機閱讀可掃此QRCODE

Copyright © 2018 陳宏遠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