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洋芋片的包裝袋

一定都嘰哩哢啦、吵得要死?

這裡頭大有玄機!

英國牛津大學心理學家史賓賽教授(Charles Spence)做了一個里程碑的研究。

這個實驗是讓 20 位受測者吃同一品牌的原味洋芋片(受測者並不知道),同時讓他們戴上耳機,讓自己可以經由麥克風聽到自己吃洋芋片的卡嗞卡嗞聲,只是過程中聲音被動了手腳,一種以放大器調成頻率較高(超過 2000 赫茲)聲音,另一種以等化器(equalizer)調成音訊較低的和緩聲音。

實驗中讓兩種聲音交錯出現,受測者各吃了 180 片洋芋片,每吃一片就記錄其口感分數。

統計分析結果,受測者的感受顯示,前者讓人感覺到的洋芋片清脆口感比後者高出 15%。

這份報告發表在 2004 年的《感官研究期刊》(Journal of Sensory Studies )上,研究結論指出,聲音、觸感和光線,都會大大影響人們的味覺。

信不信?東西好不好吃,聲音能決定!

史賓賽教授也證實了,受測者先聽過料理檯上煎培根的滋滋聲,再來吃培根,就會覺得培根更有味道;伴隨著沙灘上的海浪聲,牡蠣吃起來就更鮮美。

這麼有趣的發現,你不信?

那麼,就來玩一場史賓賽的錄音實驗吧!

也試試看你的聽覺有多敏銳。

 

以下連結有 3 個實驗:

1. 憑聲音辨別哪一杯是熱飲?哪一杯是凍飲?

2. 猜出三段音訊中,哪一段才是將香檳倒入杯中的聲音?

3. 準備兩塊黑巧克力,一邊吃,一邊聽所附的兩段音樂。

在第 3 個實驗中,當你在聽較低音、粗糙的聲音時吃巧克力,是不是感覺到巧克力的苦味更明顯了?

根據他的發現,史賓賽教授指出,在未來的應用上,只要透過改變聲音,碳酸飲料可以減少添加有害牙齒健康的碳酸成分,一樣可以滿足氣泡口感。

而味覺和嗅覺已漸失靈的老年人,也可以透過聲音或顏色的輔助,來補足他們衰退的味覺,而不必真的在食物中添加過量的調味料,就能感受食物的美味。

另外,實驗也證實,一邊聽高音、輕快的鋼琴聲一邊用餐,能帶出食物中的甜味。

也許有一天,我們的城市街頭會出現標榜完全無添加調味料的「音樂調味」美食餐廳呢!

更多聲音與生活的秘密與體驗,請和朋友分享並一起加入

 WECHAT公眾號輸入声活美学研究室

      使用桌機閱讀可掃此QRCODE

文章封面來源:Photo by Pablo Merchán Montes on Unsplash

Copyright © 2018 陳宏遠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