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人使用耳機已司空見慣,

但你知道耳機是聽力的隱形殺手嗎?

怎麼挑選耳機,讓本文告訴你!

根據英國每日郵報(MailOnline)報導,由於青少年是使用耳機的主要族群,導致平均每 5 個青少年,就有一人有聽力受損的問題。

而且由於人類的聽覺細胞無法再生,一旦受損就會造成永久的傷害,長期受損甚至會喪失聽力!

每天一早,你搭通勤車上班時,你可能會選擇戴耳機上來隔絕周遭的噪音;在工作過程中,你可能會選擇戴耳機講電話來專注與人溝通;下班後去慢跑,你也可能會戴耳機聽音樂,來增加運動時間與效率。

現今社會,耳機的使用已屢見不鮮,但你可知道其潛藏的對身體的危害嗎?

「聲活美學」創辦人 Jack 表示,在追求耳機效能與品質之餘,應更注重耳機對於聽覺的保護。

對此,Jack 整理出不同種類耳機的功能性與保護性,提供給大家參考,期許大家能更健康安全的使用耳機,享受好音色。

  插入式耳機:

由於插入式耳機的音源離我們耳膜較近,對聽覺的刺激性強,但能阻隔更多外在的雜音,讓音源更集中,適合需要集中精神,同時隔絕噪音時使用。

不過由於插入式耳機是填裝式的置入,容易有異物感,進而感到不適。

再加上更靠近耳膜,傷害性也較強,更須小心音量的控制,最好挑選對音量有更細微控制的耳機。

 骨傳導式耳機:

由於聲音可以透過空氣或是特定介質進行傳遞,骨傳導式耳機就是透過我們部的顳骨,以聲波的方式將聲音傳導至聽覺神經。

骨傳導式耳機由於不需要有喇叭置入耳洞中,增加了其輕便與舒適度,再加上不會像插入式耳機一般阻絕周遭掉周遭環境聲音,安全度也大幅提升,適合於運動中使用。

不過在藍芽無線與輕便的前提下,其音訊的傳遞量有限,導致其音質上的劣勢,同時漏音問題也較大。

  耳罩式耳機:

由於聲音能概分為中高低音,而耳機由於輕便的限制,其振膜就無法太大,進而影響音質。

然而耳罩式耳機則改善了這個缺點,由於擁有較大的振膜,導致其在高音與中低音部分有較好的表現,適合追求耳機音質與音樂賞析時使用。

耳罩式耳機可能因不同材質與棉墊,大幅加強穿戴的舒適度,同時由於對耳膜距離較遠,對聽覺的保護性也是最強。

不過其缺點是有時耳機會顯得過重,不便於攜帶。

  聲療耳機

聲療耳機所追求的重點在於「音樂是載體、振動才是本質」,因此聲療耳機的重點在於呈現出最佳的「共振」品質,並且透過共振頻率的刺激,進而啟動我們身體的自癒機制。

影響耳機共振品質的要素有很多,舉凡塗漆、振膜大小與材質、線材、結構,甚至播放的音樂種類都會影響。

因此好的聲療耳機非常難找,通常使用於聲音相關治療的臨床使用。

耳機類型優、缺及適合時機點

相較於人類的其他感知系統,聽覺既敏感又脆弱,且常被大眾忽略,導致錯誤的使用耳機,讓聽覺慢性受損。

聽覺保健的意識應被大家所重視,就從耳機的挑選先開始吧!

♩【聲活美學 TIPS】♩

4 重點,教你用功能性來挑選耳機類型:

更多聲音與生活的秘密與體驗,請和朋友分享並一起加入

 WECHAT公眾號輸入声活美学研究室

      使用桌機閱讀可掃此QRCODE 

封面照片來源:Photo by Jessica Flavia on Unsplash

Copyright © 2019 陳宏遠 版權所有